云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Kaiyun·(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作为全球领先的玻璃制造企业,云开中国持续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助力节能环保发展。

经开区跑出绿色产业“加速度”

日期:2025-05-08 浏览: 

  

经开区跑出绿色产业“加速度”(图1)

  金山网讯 2010年5月,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跻身“国家级”梯队国家级经开区,同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这一双重利好标志着镇江经开区开始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仅仅4个月后,这片热土便在丁岗板块挥毫泼墨,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开启了镇江与绿色能源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征程。

  15年光阴流转,从第一块光伏组件下线到数字化车间高效运转,从零星企业入驻到产业集群崛起,经开区以创新为笔、以产业为墨,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2023年,丁岗板块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园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入驻企业超2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9家。这片曾经的产业“试验田”,如今已成为经开区融入长三角乃至中国新能源版图上的重要增长极。

  2010年8月,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首家入驻新能源产业园的企业。彼时,国内光伏产业正经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逐渐从国外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镇江经开区敏锐捕捉到绿色能源的发展趋势,以中节能为起点,迈入新能源产业发展时代。

  2011年5月28日,中节能产出第一块光伏组件。那一天,4名身穿蓝色工装的一线工人在生产线上合影,青春洋溢的笑容里满是自豪。这张照片,成为经开区新能源产业起步的珍贵见证。

  “当时的生产线还是半自动化,每天产能有限,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产能做到极限,质量做到最好。”36岁的魏欣是中节能数智化水平最高的车间M3车间的生产主管,今年是他在中节能工作的第15个年头,从一线员工成长为管理人员,个人成长深度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如今,中节能的数字化生产车间每日光伏组件满产已提升至15000件以上,与最初的生产制造相比不仅产能提升了,还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智能制造让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中节能的成长,是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幕缩影。“我们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农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企业入驻。在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营商环境很好,政府部门就像我们的娘家人,及时回应诉求、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总经理黄国平感慨地说。2024年中节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30GW;连续十年全球年度组件出货量前二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厚植了创新发展的沃土。

  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中国的“新三样”,镇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站在市区通往经开区的主干道金港大道上眺望,屹立在北山路旁的两块高达10米的“新能源产业园”牌子,显得更为鲜亮,以往的农舍农地,一跃成为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园区。从北山路出发,一路向前延伸,与扬子江路纵横交错,如今的新能源产业园产业集聚,厂房林立,运输车辆穿梭不息。

  在园区中新智地产业园,镇江特安锂新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预镀镍电池钢产品,用于生产高端锂电池外壳,已经可以替代进口产品,通过替代进口成本降低20%;

  来自广东的硅翔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锂电池模组的加热、隔热、散热和热信号收集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今年生产线亿元

  除了龙头企业引领,园区还引进、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树参天、小草葱郁”的产业生态。2023年,这片仅6平方公里的土地交出了一Kaiyun中国份亮眼的成绩单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镇江经开区百亿元级产业园区,先后获批为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园区、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江苏省省级特色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已汇聚光伏组件、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企业超22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2025年,丁岗板块将着力打造“丁住办”服务品牌,聚焦主导产业,紧盯大项目和外资项目,依托板块现有重点企业开展“溯源Kaiyun中国招商”,招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以“园丁式”服务理念做好“移栽、育苗、培植、防治”等工作,营造政策贴心、办事省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的营商环境,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穿越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园,放眼整个镇江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各个板块正如火如荼,以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为特色的储能产业链和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辅材为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已经成为全区主导产业之一。15年来,经开区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机械臂挥舞,智能小车穿梭,这里几乎看不见工人的身影,在经开区大港街道横山路上,2018年落户的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已经被物联网和大数据覆盖,镇江“智造”从这里走向世界。2022年公司镇江制造基地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智能制造认定企业。

  “镇江经开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助力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孚能科技副总裁王志刚说。目前,孚能科技镇江工厂生产的大部分动力电池供应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土耳其TOGG等汽车生产商。海关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孚能科技镇江工厂完成出口额76.3亿元,占全市比重9.6%,位列全市第一。

  类似的智能化场景比比皆是。在大港板块,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成立了江苏华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眼下,车间里,仅需一天时间,从原材料到产品下线套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企业通过打造“数智化平台”,实现让数据融合共享、让运营精细智能,加快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进程。

  在丁卯板块,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陆续转向新能源赛道。作为江苏省智能车间,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每分钟就能下线一件无框玻璃升降器,为吉利、长安、小鹏等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能源车企提供产品服务。目前,恩坦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2024年,镇江经开区科信局围绕工业领域设备换新、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前沿科技等政策,为孚能科技、航发优材高温合金等10家企业争取江苏省工信厅制造强省资金累计超2600万元,占全市70%以上,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20家新能源产业相关的规上企业,生产总值达170.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2.6%。

  从一块光伏组件到百亿元产业集群,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升级,镇江经开区用15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与时代同频、与产业共舞的精彩篇章。“营商环境是经开区发展的生命,我们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紧扣新能源、新材料、低空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把领导精力、招商力量、要素资源等向重大龙头项目倾斜”2025年全市新春第一会上,经开区锚定“新”坐标、彰显新作为。面向未来,经开区坚持创新发展,让这座国家级经开区以更昂扬的姿态,再攀产业高峰,奔向更加绿色的未来。(记者 潘宇琴 通讯员 胡彩叶)